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高云峰 钻石 艺栈
  yf.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200
最新博文:
兵 家 释 草       “草书结体贵偏而得中”有失偏颇      巧用铅笔治错、落      试解“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      如何充分发挥笔画线条的书法艺术表现力      本工作室将根据网友的要求提供书法艺术创作     
我的动态    
兵 家 释 草 
发布时间:2010-03-27

兵  家  释  草 
    ——试用《孙子兵法.势篇》释读草书

高云峰



一日,偶读《孙子兵法.势篇》,被古人的智慧所深深折服。当读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的时候感觉到,他不仅在说用兵之道,还似乎在阐述着草书之法。后又站在释读草书的角度去反复研读该文,我进一步体会到,把用兵之道拿来解说草书不但另有一番情趣,有些论述还阐发出独到的艺术见解,故衍成一文,与同道共飨。

任何事物之间既有不同的地方,同时亦有相近、相同和相通之处,利用某一领域取得的成果,解决其他领域的难题而获得成功,是已被很多科学实验证实了的。兵法与书法虽属不同的学术领域,但是都同属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他们有很多相近相通之处,所以用兵法中相关的理论来释读草书,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指出用兵之道诡异多变,难以驾驭。所以古人说,用兵之妙,在乎一心。可以这样说:“草书亦诡道也。”草书的创作同样变化无常,难以驾驭,草书与用兵相近,更有相同之处,与用兵之道一样难以穷尽。
兵法是取胜之道。在战场上要取胜必须取得对己有利的态势,所以兵法就使用了势的概念。而书法同样有势的概念,如体势。兵法中的势是指战场上人为造成的一种态势,怎样才能造成这种势呢?孙子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其含义就是兵家根据战场的实际存在的利害关系而主动采取的战略或战术措施,交战双方所采取这些措施形成交战双方的胜败趋势。兵家采取的符合用兵之道的战略或战术就会取得利于自己的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优势。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势。兵家在指挥实践中,根据交战双方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如采取的措施得当,就会产生优势,就会打胜仗;如采取的措施不当,就会产生劣势,就会打败仗。
说得浅显一点,兵家指挥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战胜敌人,而战胜敌人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所采取的战略战术必须造成必胜的优势,所以兵家都根据交战双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谁的战略战术正确高明就会造成对谁有利的态势,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如果把势的概念引入到草书的创作中,草书的势,是指书家根据自己对草书法艺术规律的理解书与把握的程度,使用独到草书的笔画、结体和篇章布局,创作出的作品所呈现出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的势,这种势就是冲击视觉引起读者欣赏美感的书法艺术形象因素之一。因此,采用不同方式的笔画、结体和篇章布局创作出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势是不同的,不同的势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好的草书形象的势会产生成功的艺术效果,不好的草书形象的势会产生不好的甚至是失败的艺术效果。
如何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孙子在兵法中这样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使用奇正之道,就可取胜。奇的字面含义是特殊的;非常的;罕见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与奇相对的正,是指正常情况。
奇正在兵法中是军事术语,意思是设计邀截袭击为奇,对阵交锋为正。孙子还认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虽然在用兵上只有奇正两法,但取得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以奇胜。”所以孙子要求兵家指挥作战时要“善出奇”要把“奇”用到“不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的程度。
兵家作战的目的是取胜,而书家则是在创作中取得高超的艺术效果。书法如何能取得高超的艺术效果呢?如兵家一样使用什么艺术手段呢?笔者认为奇正之法同样适用于草书创作。奇正之法在书法中应当翻译成书法术语平正与险绝。平指横平竖直,正指字的体势正直,险绝指笔画有俯仰纵逸及不同的弯度和体势俯仰欹侧的变化。那么险绝与平正的变化能象兵家的奇正那么变幻丰富吗?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同一字或同一内容的草书作品就因为不同书家或同一书家使用平正与险绝的方式不同,所呈现出的书法形象就会千姿百态,形成了艺术成就和艺术水平高下不同的情况。这就如兵家,虽然处身同样的境地,同样的条件,但因不同兵家采取的战略战术不同,因而取得的战绩不同,有的还可能因采取的战略战术失当而打了败仗,这就是指挥能力高下之分,而书法作品则反映了书家艺术造诣的高低与优劣。
那么,具体到书法的笔画与结体,平正与险绝又是什么样子呢?
孙子说“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笔者认为孙子的这个比喻用来说明草书比用来说明用兵更易于让人理解与接受。书法属空间的视觉的艺术,创作出来的书法形象与孙子所说的木石之喻都具有视觉上的可比性与可视性,木石和书法形象在形状上都有方和圆的外观形状特征,有其明显的相似性,所以更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兵家的势是整个战场,是无形的,与木石之喻只有在道理上的相通,而无视觉上形状的相似,所以,以有形的木石为喻,用在兵法上与书法比较来说就难一些。孙子的比喻实际上是最通常的物理特性和生活经验,无论是木石,都是因其形状是方的就易于静止,因其形状是圆的就易于滚动。在书法创作上也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笔法上使用方笔,而结体使用方折,其字就稳固,就稳定;在笔法上使用圆笔,结体圆转,那么,这个字就会有动感。
孙子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这就是说,木石虽然存在着方则止,圆则行的特性,但是还存在着安则静,危则动的性质。木石虽然是圆的,但如把它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它同样是可以“安则静”。如果把方的木石放置在坡度大的地方,那么,方的木石同样是可以“危则动”。草书创作就是要创作出危则动的字。这就是说要创作出危则动的字就必须有以下条件:
1、草书的笔画和结体要危,也就是有不同程度的俯仰和欹侧,也就是我们让木石危起来,给它以动力,那就是把字的笔画体势写得俯仰和欹侧,就如把木石放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或推动它,给人以木石滚动的视觉效果。
2、以圆增动。虽然同样质量的物体,因外形上存在方则止,圆则行物理特性上的区别,那么在草书创作中,就需要书家大量地使用圆笔和让结体圆转,以增强草书形象的动感。下图是明傅山的《草书七绝诗轴》,多用弯曲和圆转笔画和中锋。结体上圆转多 于方折。从外形就给人易动的视觉效果,加之体势上俯仰变化更增加了木石滚动的视觉效果。 036.jpg (106.01 KB)
2010-3-27 14:16


3、给这些俯仰欹则的笔画和结体一些平正的视觉参照物。也就是写出一定数量的平正笔画和字。在这些平正的笔画、字及纸张页面的映衬下,笔画的俯仰欹则就显得更有丰富的视觉上的滚动效果。下图为怀素《自叙帖》中选字,这段之文字笔画、字的结体势甚至整行俯仰的角度都很大,但第一行行列较 正,末行的第一字体势较正,这就为其它字、行的俯仰作出了映衬,如果没有这些正行正字,那么该帖的艺术成就就会大打折扣。 00001.jpg (11.53 KB)
2010-3-27 14:05


4、给草书作品增加一些木石从高山之上向下滚动的视觉效果。木石从高山之上向下滚动时会与凸出的山体撞击,产生跳跃、加速和碎屑崩飞的视觉现象,这可以用笔画的粗细、墨色的浓淡、飞白的利用体现。下图为黄庭坚的《诸上座草书卷》选字,其行并不是竖行直下,整行都是往左下倾斜,有如木石从山上滚动而下,而有的字突出行的中轴线较大,有的如木石被山体凸出山体撞出跳跃而下,有的笔画还单独突出字或行外,就如山体与滚动石块的撞击碎石.缛槐莱?strong>。 0002.jpg (30.59 KB)
2010-3-27 14:05


影响木石滚动的因素是地表的形状和木石的形状。木石从千仞之山滚下的视觉效果是由山的坡度、山体的凸凹变化和木石的大小形状来决定的。我们知道,木石从千仞之山滚下,因木石的形状、大小也是一石一态的,就是一个石头从山顶滚落到山下,木石的滚动速度开始较慢,逐渐加快,因速度有不同,也会在山的不同高度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来,其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草书形象如滚动的木石一样,从开始到结束,从山上到山下,其节奏韵律的变化是不同的,因这些不同,使草书的艺术表现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如何体现这些不同呢?要树立不仅仅是这个字应当怎样写,而应当是这个字,在一篇草书作品中这个位置上应当怎样写的观念。我们知道,同是一个物体因处于不同的位置、体势、角度,处于不同的运动速度可产生不同的势能,因此写出的草书形象变化是异常丰富的。草书创作的高妙境界是创作出的草书形象一篇之中一字一态,一篇中的同一个字要一字多态。在这方面,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很有成就,仅一个三画的变化有限的“之”字,就写得字字不同,让人钦佩不已。
5、给草书形象以相应的力感。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水性至柔,但能把沉重的石头冲走,是水流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力度,构成这样的力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势险”,也就水流必须在相当长度和坡度的地方。二是具备足够的水量。水只有在坡度大,量大的情况下,才能构成足够的力度,将沉重的石头冲走。在草书笔画的力度构成,要使用俯仰欹则的险绝笔画,而且使用枯、浓、速、露、按、折、粗、方、宽、直等刚性笔法,少用润、淡、迟、藏、提、转、细、短、窄、曲等柔性笔法。在结体如追求险绝,结体险绝的字力度大。用适度的力感去构成草书作品的势,以增强草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充分利用竖行书写习惯的视觉优势。中国书法竖行书写,笔顺向下,草书中的字因竖行书写,一个字的首末两笔一般都接上连下,有书家几个字,或整行字连绵萦带,一笔写下,即使不相连属,其下下字之间的笔势顾盼呼应,使得整行字上下贯通,因此可借助草书可塑性强的特点,创作出孙子的“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的视觉效果。下图是传为张旭《今欲归帖》的选字,字字体势有变,其字时而独立,时而首末两笔接上连下,上下贯通,如巨石自千仞之山田轰然滚下,气不可遏。 0000001.jpg (33.47 KB)
2010-3-27 14:05


中国书法因计算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已经从小字实用逐渐走向大字纯艺术创作;由案头摆放把玩,逐渐过渡到墙壁悬挂欣赏,从空间、视觉上为草书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草书作品悬挂后产生的视觉效果会更好,特别适于表现奔放豪迈气势内容。如果草书作品使用大的竖幅来表现,这样创作出的草书作品更能呈现出木石自千仞之上奔腾滚动而下视觉效果。
对势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在“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把握。转圆石时,百仞、十仞亦同样构成势,只不其滚动速度不同而已,滚动的圆石,山的坡度有大有小,所以圆石的滚动是异常多彩多姿的。草书创作同样不能全是狂挥速写,也存在快慢疾徐的区别,有的如千丈飞瀑奔流直下,有的则如小溪流水,缓缓而淌,有的一泻千里,有的则快慢相间。只有草书中的势如兵法中的奇正变化一样变幻莫测,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草书作品来。

评论(0) | 阅读(431)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草书海(1) ()
草书天道酬勤 ()
草书有志者事竟成 ()


我的最新动态

兵 家 释 草 
“草书结体贵偏而得中”有失偏颇
巧用铅笔治错、落
试解“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
如何充分发挥笔画线条的书法艺术表现力
本工作室将根据网友的要求提供书法艺术创作
砑 磨 钤 印 法
浅释书法形象的力度构成
对现代书法艺术的思考
刍议草书的动态美


访客最新留言

你的作品挺好。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的 山 字没写。恕我直
2012-06-27 11:07:10
你的作品写得太好了。就是啦个 山 字。 恕我直言。
高云峰
2007-10-23 10:28:05
各位网友,本人除提供本展厅的作品外,还为网友提供,由网友提出特殊要求、特殊内容的草书篆书创作。如有需要,请在网站留言或直接与我联系,我将努力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书法艺术品。
阿友
2007-10-08 10:37:15
写的也有个性了吧?
林军
2007-09-20 08:51:13
您的字很棒,怎么没有兰亭序呢?我很是喜欢此幅作品。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高云峰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